- 年 份2015.07.23
- 連 結
- 詳 細 內 容
連續一周天天頭條的兒虐致死案件,到北捷再一次發生無差別攻擊事件,同時間在太平洋彼岸,美國媒體則大幅報導總統歐巴馬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在任期間參訪監獄的總統,兩地新聞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如出一轍直指核心議題—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照顧者精神健康不佳造成的兒虐事件時有所聞,尤以藥酒癮患者最為嚴重。過去歐美先進國家也跟台灣一樣,對於藥酒癮存在偏見,患者普遍被認為是破壞家庭與社區治安的不定時炸彈,只要隔離就可天下太平。然而,行為科學實證研究開始注意到藥酒癮與精神健康的關聯性。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指出,精神疾患患者常藉由藥物和酒精緩解精神疾病造成的頭痛與身體不適,實則惡化已經受傷的大腦,形成惡性循環。再者,情感性疾患(如憂鬱症和躁鬱症)以及焦慮症患者物質濫用的比例是一般人的2倍,國家報告也顯示100個美國人中就有2個同時具有精神疾患與物質濫用,但超過半數(53.7%)沒有接受任何處遇或治療。
當各界開始重視精神健康,討論領域也從成人進入到精神疾患好發的青少年時期。加拿大研究指出,15-19歲被診斷躁鬱或憂鬱或精神分裂的患者,其未成年懷孕的比例是同齡青少年的3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也顯示,曾遭受疏忽或虐待的兒少未成年懷孕比例高出同儕1/4,到成人時期使用非法藥物的可能性更是一般人的1.5倍。有鑒於此,加拿大的REACH方案讓青少年學習如何因應壓力、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與支持系統、發展溝通技巧,結果顯示提升個人精神健康能夠有效預防青少年懷孕。
美國物質濫用與精神健康服務管理局(SAMHSA)的研究也顯示,若能有效結合心理諮商與社會支持服務,可降低非侵略性毒品罪犯的再犯率,社會適應也顯著提升。換言之,消極性地隔離藥酒癮罪犯只是治標不治本,唯有積極性地精神醫療處遇才可終止物質成癮,並提升患者與家庭的生活品質和功能。這也是歐巴馬總統參訪監獄的用意,希望加強精神健康服務,有效降低監獄負荷量與社區犯罪率。
連續的新聞事件讓我們看見長期忽略精神健康所付出的慘痛代價。台灣司法矯治系統多採用具宗教背景的志工進行「道德感化」,缺乏專業精神健康服務和人力配置,以補充性的支持服務取代專業診斷與介入處遇,實有本末倒置之嫌。幾起新聞事件凸顯監禁只能懲罰個人錯誤,預防再犯唯有重新關注行為人的精神健康,並強化社區的心理衛生資源和社會支持。精神健康不只是精神科醫生開立助眠藥物或心理師進行小房間的個別諮商,還需各方專業從結構面檢視問題根源,如貧富不均是否造成個人無力與挫敗感、文化歧視與污名是否讓特定族群承受不公平的對待與集體壓迫。
近來西方精神健康預防科學大舉關注童年創傷(childhood trauma)對於成人時期發展所造成的影響,討論範疇已從傳統的兒虐疏忽擴大到與暴力相關的創傷事件,如霸凌、家庭暴力、因個人特質(如性取向、族群)造成的歧視,台灣目前仍缺乏相關的實證研究與實務方案,筆者身為行政院兒少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的委員,期待從他國經驗提供系統性的檢討,利用學生輔導法的專業人力,從基礎紮根心理衛生教育,透過公衛與行為科學的研究發展本土化的精神健康處遇,並落實到司法矯治系統,讓悲劇在此劃下休止符。
【本文刊載於蘋果日報http://goo.gl/9p0y0P】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