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 年 份2022
- 標 籤兒童人權
- 詳 細 內 容
12-14歲自殺通報數五年內激增5倍 自殺連續三年高居兒少死因前3名
孩子想什麼? 超過一成國中生以自傷抒發情緒 近一成有想死的念頭
成為孩子的心靈捕手 家扶基金會籲「兒少心理健康CDC」
衛福部甫公布2021年國人死因分析,然「自殺」已連3年排名12-14歲兒少死因前3名(表1),12-14歲自殺通報人次五年來增加5.49倍,年齡層佔比增加3.67倍,高於其他年齡層(表2)。家扶基金會《兒少對自我心情認識和抒發方式調查》發現,國中生有負面情緒比例高於其他兒少學齡層 (表3)。自殺防治法自2019年公布施行至今,兒少自殺議題仍令人憂心,自殺防治策略及心理支持資源需通盤檢討,以確保孩子健康、發展等權利。
國中生難紓發情緒 環境壓力加劇心理健康風險
《兒少對自我心情認識和抒發方式調查》指出,國中生一週內負向情緒比例皆高於其他兒少學齡,總是感到難過有12.0%、心煩19.1%、寂寞12.7%、憂鬱12.7%,出現想不開甚至想死念頭的比例也將近一成(表3),更有超過一成 (10.6%)國中生心情不好時會透過自我傷害來抒發情緒(表4)。小賢升上國三面對學業壓力、家人管教與家裡經濟擔憂,經常不自覺用手指刮傷手腕,與家人衝突時還會激動地搥打自己的頭,透過輔導老師與社工關懷追蹤,協助小賢與家庭成員交流互動方式及衝突因應,孩子透過學習覺察情緒與表達感受,也漸漸減緩自傷行為。剛進入青春期的國中生有其獨特需要面對的困擾,他們在環境期待與壓力下,煩悶的情緒苦無出口,有時會透過立即、強烈地行為,或壓抑逃避的方式表達,難以有效地處理情緒與關係,現階段再加上COVID-19大流行造成日常生活重大改變與隔離孤立,對兒少心理健康也有負面影響,成長壓力或陷入貧困、經歷受虐、暴力、歧視、霸凌等經驗與疫情生活影響可能成為心理疾患根源或行為偏差原因,並加劇心理健康不佳和自殺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提醒疫情流行對兒少心理健康影響最深,也是從疫情復甦過程最應關注的議題(附件三)。兒少透過學習和認識心理精神疾病,也有助辨識自己精神情緒狀態和求助,而政府也應將國中生特定年齡層納入兒少自殺議題數據之分析,並更進一步據此發展疫情下預防措施與處遇服務計畫。
CRC建議家扶籲「心理健康CDC」心理健檢強化預防
《兒童權利公約》第15號一般性意見即建議國家投入發展初級心理保健,促進早期發現與滿足兒少心理需求(附件四),台灣現行雖有《校園學生自傷三級預防工作計畫》進行高關懷學生識別,但兒少身心變化迅速,不僅是心理有狀況才要關注,當孩子需要我們時應即時支持與關懷!更重要的,家長是實現兒少生命、生存和成長等權利的關鍵角色,若能積極為兒少創造機會,讓他們從關係中獲得支持,避免遭受暴力和歧視,或培養具備心理健康意識與問題解決能力,將促進兒少強化面對生活挑戰的保護力!然而,心理健康需求並非罕見的個人問題,社會環境更需包容承接每位有煩惱地年輕心靈,家扶基金會提出「兒少心理健康 CDC」,讓我們一同成為孩子的心靈捕手:
1. Check-up 心理檢查:政府實施兒少定期心理健檢,及早掌握身心問題並處遇介入。
2. Discuss 交流求助:兒少主動與信任者或大人討論心事困境,並勇敢向資源管道求助。
3. Care 關懷陪伴:家長關懷與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從關係中獲得支持與身心安全感。
家扶基金會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
根據家扶調查,將近一成國中生一週內出現想不開甚至想死念頭,政府應將特定年齡層納入兒少自殺數據分析。(圖片僅供示意,非當事人)
進入青春期國中生可能以壓抑逃避的方式表達煩悶情緒,家扶推「心理健康CDC」承接兒少煩惱!(圖片僅供示意,非當事人)
家扶基金會提供心理創傷諮商服務,協助兒少透過諮商晤談,恢復身心健康。(圖片僅供示意,非當事人)
家扶基金會設立青少年社區據點,為兒少提供多元活動課程,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附件一:政府統計數據
表1、12-14歲兒少自殺死因排名
表格數據整理自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歷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年度
自殺死亡率(每十萬人口)
死亡人數
結構比%
死因排行
2017
0.4
2.9%
1.事故傷害2.惡性腫瘤3.敗血症3.腦血管疾病4.自殺
2018
1.4
9.3%
1.事故傷害2.惡性腫瘤3.心臟疾病4.自殺
2019
1.6
12.2%
1.事故傷害2.惡性腫瘤3.自殺
2020
2.8
21.0%
1.事故傷害2.自殺3.惡性腫瘤
2021
2.0
14.3%
1.事故傷害2.心臟疾病3.自殺
表2、自殺通報數與年齡佔率
表格數據整理自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歷年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成果報告》
年度
0-11歲
12-14歲
15-17歲
18-24歲
25-44歲
45-64歲
65歲以上
人次
占率
人次
占率
人次
占率
人次
占率
人次
占率
人次
占率
人次
占率
2016
42
0.14
329
1.13
781
2.69
3,587
12.4
13,492
46.5
7,764
26.8
2,994
10.3
2017
27
0.08
381
1.24
973
3.17
3,932
12.8
13,957
45.6
8,185
26.7
3,158
10.3
2018
72
0.21
754
2.27
1,558
4.69
4,794
14.4
14,222
42.8
8,402
25.3
3,390
10.2
2019
95
0.26
1,242
3.51
2,053
5.81
5,938
16.8
14,059
39.8
8,400
23.8
3,506
9.9
2020
246
0.60
2,136
5.28
3,082
7.62
7,577
18.7
15,028
37.2
8,474
21.0
3,800
9.4
增加
倍率
4.86
3.29
5.49
3.67
2.95
1.83
1.11
0.5
0.11
-0.20
0.09
-0.22
0.27
-0.09
附件二:家扶基金會《兒少對自我心情認識和抒發方式調查》
於2021年10月19日至11月3日期間進行,針對7-18歲學齡兒少,採用網路問卷調查法便利抽樣進行,有效問卷計607份、信心水準95%、誤差值為正負4%。
表3、18歲以下學齡層兒少一周情緒感受
一週以來你/妳總是(5~7天)感受到……與學齡交叉列表
學齡階段
難過
心煩
寂寞
憂鬱
想不開,甚至想死
國小
3.6%
11.0%
6.4%
5.9%
5.0%
國中
12.0%
19.1%
12.7%
12.7%
9.9%
高中
6.4%
13.7%
6.4%
8.1%
3.9%
表4、18歲以下學齡層兒少心情不好時以自傷方式抒發
當你/妳心情不好時,通常會做什麼事來抒發?(複選) _自我傷害*年級交叉列表
學齡階段
無
有
國小
99.1%
0.9%
國中
89.4%
10.6%
高中
98.3%
1.7%
附件三:世界衛生組織(WHO)2022年新聞稿
資料引用自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網站
報導
網址
Placi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mental health at the heart of the COVID-19 recovery, WHO/Europe and Greece launch new programme for European Region
附件四:兒童權利公約第15號一般性意見
資料來自CRC第15號一般性意見(2013)(第24條):關於兒童享有可達到的最高標準健康的權利問題
CRC第24條規範性內容
38.委員會十分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欠佳,包括發育和行為障礙;抑鬱症;飲食失調;焦慮;虐待、忽視、暴力或剝削利用造成的心理創傷;酒精、菸草和毒品使用;強迫症行為,諸如網路和其他技術的過度使用和迷戀成癮;以及自我傷害和自殺。委員會告誡各國防範過度依靠醫藥治療及動輒送專門治療機構,促請各國採取一種立足公共衛生和心理支持的方法,來解決兒童和青少年精神健康欠佳問題,投入資金發展初級保健,促進早期發現治療兒童的心理、情緒和精神問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