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5
點閱:12438
作者:謝智軒
跨出一步,從”心”開始 吧!

       在這個社會變遷快速且貧富不均的時代,在這個講求一技之長又講求競爭力的時代,一定存在著能力較好或較弱的人,也會有生活富足或生活較貧困的家庭,我始終相信在這個社會上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會需要你的支持與幫助,大多數的人都習慣手心向上的獲得,而忘記了手心向下的給予,沒有施,哪來的得呢?

       大家ㄧ定對於志工一詞並不陌生,普遍認為大多是由長輩或是年紀稍長者來擔任,那身為青少年的我們呢?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我們能發揮什麼影響力呢?

    起初我投入志願服務時,想法沒有很多,單純的希望能發揮自身小小的力量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不管服務的對象是圖書館的民眾、活動的參與者、小朋友或是長輩,最渴望得到的是他們因為你的服務而展露出滿面的笑容。志願服務或許不能獲得什麼實質上的利益,但總有隱形的收穫在回饋給你,在每一個服務的環節裡有很多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可以從中體會出不少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面對人時該怎麼進退得宜,要怎麼去琢磨自己的脾氣和態度,這對正值青少年的我們來說,是很需要培養的。

       透過志願服務我們能培養察顏觀色的能力,提升看待事情的敏銳度,當我們在服務時,並不是將我們認為他們需要的東西給予他們,而是真正的去了解需求,再給予協助,就像醫生看病時,必須了解病情再對症下藥,當然這就必須仰賴平時培養的觀察力與敏銳度。從事志願服務也能培養我們發現問題和反思的能力,在檢視服務的規劃與成效時,思考活動背後想傳達的意義及重要的環節為何,對積極參與自治組織或是社團活動的青少年們來說,反思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了解自己為什麼而做,並聆聽自己的聲音,才能使自己有所成長。

      服務不會永遠只有一個模式,單一的服務模式會使服務者使用者感到枯燥乏味,然而誰能打破舊有的限制與框架呢?當然非青少年莫屬啦!我們最具獨一無二的地方就是擁有著無限的創意,並能夠將自己的興趣或是專長與服務做結合,除了能提升服務的品質之外還能從中獲得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對青少年族群來說,最厲害的就是「號召力」,當你有一個需要許多人支持的服務計畫,那你可以組一個志工團隊,找一群有共同理想與目標的志工夥伴,一起用生命去影響生命,透過彼此的經驗交流,除了能夠拓寬自己的視野與人脈之外,也讓更多人知道青少年的聲音是可以被聽見的,我們的小小力量是可以被看見的,我們是有能力去影響這個社會的!

    台灣在近期將國民義務教育更改為十二年國教,其中在超額比序制度裡,將服務學習時數列為評比標準之一,此後引發眾多志願服務者的反彈,也出現了「偽志工」一詞,政府在制定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青少年能透過志願服務而有所學習,但在現實生活中,但在教育體制的限制下,反而綑綁了志願服務的精神,可能會因此失去服務的動機與熱忱,在不是自願的動機下,可能會因為未具備好基本的服務態度,而給人觀感不佳的負面感受。

       近期食品安全、社區安全、貧窮等社會議題不間段的出現,會使我們去正視這些問題,讓我們會想一探究竟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進而去找出解決的辦法,貧窮與資源的不平等,使我們會想進入偏鄉地區給予資源及志願服務上的支持與協助,但這不見得會是一個唯一改善的方法,如果說我們能夠為那些權益被剝奪或侵犯的人發聲,讓政府、民間正視這個問題,那會不會有另外一個機會呢?

       關心社會議題對青少年來說是重要的,我們應該要主動且保持開放性的心態去關心社會議題,一個人的評斷或許會使自己主觀意見較為濃厚,往往無法一體兩面的看待事情,我們可以多與身旁的同學討論與分享,意見的交流能使關心社會議題不再是個乏味的事情。如果能夠參加政府或民間機關舉辦的論壇或是討論分享會,從別人的分享裡,能夠讓你聽到更多面向的觀點,尊重彼此的意見和看法,在意見的激盪與衝突中,能夠培養自己較中立的看法,學習多面向的看待社會議題,而不是只有對或不對,或是直接跟風選邊站,別人的聲音不一定是你的看法,關心社會議題能夠培養自己思辨的能力,且擁有更敏銳的思維。

       或許某些社會議題容易引起責罵的聲浪,但在你還沒了解整個議題背後的真相前,請給它個機會吧!說不定結果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在講求社會平等的時代裡,每一個組群都有其表達聲音的權益,再也不是年紀相對較長者說的對的年代,每一個族群的聲音都相當重要,青少年的聲音也該被聽見。在參與社會議題討論的這條路上,有很多的人是和你走在同一條路上的,如果你也想捍衛自身的權益,那就別再做個不關心社會議題的青少年了!

 

謝智軒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社會工作組二年級

來自高雄的孩子,認為出生的高與低,並不會決定未來的人生走向,

越不向命運低頭,越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結合愛心、關心、包容心,讓我們跨出照亮社會的第一步,一同 從 心 出發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