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9
點閱:15448
作者:家扶基金會研發室
台灣兒少的聲音你聽見了嗎?

台灣兒少的聲音你聽見了嗎?

文/家扶基金會研發室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將參與及表意權、生存權、發展權與受保護權訂為兒童的四項基本權利,參與及意見表達的權利對於兒童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政府、社會、團體及家長們不但不能忽略,還需要積極促使它在各個場域下的實現。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如何培養出具有關懷社會、參與公共事務能力的下一代,不僅是大人的義務,更是兒童的基本權利之一。從2013年家扶基金會「2013兒童人權日-兒童參與權及表意權調查」,調查發現在家庭內有15.8%的兒少並未完整享有表達意見的機會,在學校為21.5%,社會上則為44.2%,從此數據發現,四個中學生就有一位在學校內是沉默的,沒辦法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此外,有71%的中學生認為自己的意見表達難以對社會造成影響,其中更有13.8%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無法影響到事情的結果;顯示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比較缺乏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意見。

    為增加兒少表達意見與參與的權利,充分落實兒少公民參與之精神,家扶基金會於2014年號召全台各地12-24歲的兒童及少年擔任「家扶兒少特派員」,透過特派員每個月的問題回覆,一方面培養兒少意見表達的能力,一方面讓我們瞭解到全台各地兒少的生活樣貌,未來也將兒少的觀點納入2016年出版的「台灣兒少權益與福祉白皮書」之中。

    從1,576位特派員的回覆中,我們發現只要給予青少年發聲的管道,他們便能夠言之有物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從他們的回答中更展現出對於台灣社會、教育的關懷與其公民參與的精神。以下僅節錄數則家扶特派員對於公共事務的看法和省思:

「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讓自己過得健康、充實,也如何讓自己有能力去幫助別人,為社會多付出一點讓社會處處充滿愛心。」(台南市,郭OO)

「臺灣現行教育制度有許多瑕疵在,原本出於良好用意的規劃,執行起來好像都變調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制度,來幫助自己在身心健全的環境下學習成長,是身為當事者的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台中市,林OO)

「我覺得大家不應該一昧的罵政府哪一個政策做得不對,應該要想想看:如果自己是政府,面對幾百萬的人民,到底怎麼做,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台北市,賴OO)

「在台灣有個大家的通病,就是『不滿意』。當然,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不滿意造就著改革和創新。但若我們的『不滿意』只能用於批判,那就成了問題。當我們又在動口時,不妨把那些力氣用於動腦,想出更好的解決之道,當每個人都能動腦時,世界自然會變得更好。」(新北市,高O)

「人民該如何表達自己得意見?讓自己的意見可以被大家聽見,但卻不會影響到最多數大眾?」(嘉義縣,馬OO)

「兒少意見確實也是民意重要的一環,但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心態調整了嗎?大人常說我們會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我們準備好為自己現在的決定去面對未來了嗎?」(高雄市,謝OO)

    兒童權利,不只是增進福利」,期盼政府、學校及家庭、兒少們能共同努力,提供更多學習表達意見的環境和機會,並鼓勵兒少主動關心並參與時事,未來才能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美好公民社會!

  
    收藏